_kIller Queen

welcome

2001太空漫游影评(又名1968年能发生多少事)

1968年,syd离开了Pink Floyd,离开的前一年,乐队发行了首专《黎明门前的风笛手》,英国的迷幻摇滚开始大放异彩;the Beatles发行了white album,抛弃了上一张专辑sgt.pepper's lonely hearts club band的繁杂,封面没有任何设计,只是“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四个人矛盾的激化和无可避免的分裂已是显而易见——69年一月,天台上,Paul足足唱了3遍“get back”也无法把乐队留住;68年,Jimmy page离开了the Yardbirds,先是找到了John paul Jones成立了new yardbirds,然后随着Robert plant和John bonham的加入———led zepplin,一个摇滚了世界长达数十年的巨人就此诞生;仍然是68年,当一次排练中Ritchie Blackmore在纸条上写下了“Deep purple”后,一团紫色的火苗就在暗中燃起,从此灰暗的四月有了丁香色的雨,蒙特勒赌场水上升起的烟雾飘渺至今,摇滚乐不仅来源于吉他拨弄出的布鲁斯音阶,更植根于严谨的古典乐,叩响了交响摇滚的大门。

1968年基于世界政治的动荡背景,在文艺上诞生了无数优秀的作品,库布里克导演的2001太空漫游也正是诞生于这一年,不过,因为片子过于晦涩前卫,制片人曾抓狂地问道:“到底是电影名字叫2001,还是我们要在2001年上映?”

影片分为三幕。贯穿整部电影的黑石也在这三幕中反复出现。

第一幕,内容是400万年前的一群古猿,在偶然触摸到从天而降的黑石后,开始使用工具,那根被抛上天的骨头也成了著名的蒙太奇之一————猿猴抛出的骨头,下一个画面则衔接上了飞船,人类文明从曙光到日出,沧海桑田的演变,生产力的不断提升和对自然的改造,尽在这两个画面之中。

(值得一提的是,古猿生活的场景中,天空上的云彩和希区柯克的《夺魂索》里面的云非常像,所以说确实都是假的(x)

在骨头变成飞船后,伴随着蓝色的多瑙河,镜头细致地扫过飞船的外部和内部,飞船的外部极具科幻感,我认为就算放到现在也不会觉得过时,更何况是当时的人们看到,该有多震撼啊。这时一位名叫Floyd的博士出场,他的目的地是月球。

(很难不把Dr.Floyd和Pink Floyd联想到一起……以及库布里克是不是很喜欢红色和白色的搭配,本片里的大厅、闪灵里的厕所都是红白的配色。)

这里特别要注意的是!!!本片拍摄于1968年,而美国1969年才真正登月,宇航员登上月球后,说了一句:“Just like that movie.”无需多言,库布里克的技术已经体现得淋漓尽致了。

(也就不奇怪为什么阿波罗11号阴谋论认为美国假登月是库布里克拍出来的了)

剧情我不再做概括了,接下来想重点说说我的理解和我感兴趣的地方。

编剧阿瑟克拉克说:“如果有人认为他们看懂了2001,那一定是我和库布里克搞错了。 ”我也不指望自己一遍就都看懂,只是说说自己的想法吧。

第一:我所认为的主线:人类的不断进化。

从猿猴到人类,到人工智能(电脑赫尔)再到没有肉体,以能量流动为载体的高级智慧生命(星童)。黑石贯穿始终,原著中黑石长宽高的比例是完美的1:4:9,与其说黑石是代表高维智慧生物对低等生物恶意的藐视,不如说是指引和帮助:猿猴在触摸石碑后开始使用了工具,开始了进化的旅程,宇航员鲍曼掉进黑石后,高维的智慧生命甚至创造出了一间他所熟悉的房子表示欢迎(虽然电影里好像被库布里克改成另一种感觉了……),最终鲍曼老死,黑石又来到他面前,将他转化为星童,进入更高维度的、永恒的生命轮回中。可以看成黑石并无恶意,就像高维度的智慧生命所代表的极端理智、冷静,对于低等的生命只是进行观测,并不会恶意地去毁灭和打击。(《永恒的终结》里也有这种观测的剧情,但是我有点忘了……)

(补充一下库布里克对于房子的改动:原著创造的是很平凡很温馨的房子,但电影里拍的是一间洛可可风格明显的房子,有一种冰冷、空洞的华丽,只会让人感到冰冷和恐惧而不是温馨……)

第二:究竟为什么这部电影可以是最好的科幻电影。

首先,应该感谢库布里克是个细节狂,他对细节的死磕和完美主义使得电影无比真实,也聘请了马歇尔航天飞行中心的工程师担任技术顾问:飞船外太空中的镜头,都没有声音,太空和飞船中的微重力状态也十分真实。

《新快报》有这样的一番评价:“科幻,从字面意义上看是幻想科学的发展,而实际上,或者说真正伟大的科幻,是预言人类社会未来的命运。《2001太空漫游》正是这样一部电影。”电影里预言的不少事情,现在早已实现:电脑大量普及、平板显示器、人工智能下棋打败人类。赫尔杀人的片段十分冷静,但在被鲍曼关掉电源时的祈求以及直白地说出“我害怕”又有些令人怜悯,正像现在我们对于人工智能的顾虑:人工智能会伤害人类吗?会取代人类吗?会有或者说应该有感情吗?

第三:我对电影的音乐、镜头的思考以及电影与摇滚的联系(纯脑洞)

宇宙配古典乐有一种别样的美感:一方面古典乐对乐理有严格的要求,听起来是和谐、理性、深邃的,无尽的宇宙也同样给人深邃而神秘的感受,但同时宇宙是混乱而狂暴的:不管是恒星的诞生与死亡,还是无法逆转的熵增过程,都代表着无序,所以古典乐与宇宙的结合,可以说就是有序与无序的结合,有着极度奇妙的反应。

Dr.Floyd一行人在月球上探索石碑的音乐是一种非常空灵的音乐(不知道这算不算实验音乐)但是人集体的吟唱真的会有一种神圣且令人敬畏的感觉。其他一些片段的音乐很像是各大行星自转的声音(电磁波转录成声波),可以说是真正的“宇宙的声音”。

影片接近结尾,鲍曼掉进黑石后,有10多分钟的镜头讲述他穿越星门看到的光怪陆离的景象(题外话,用这种奇异狂暴的色彩表示幻境或者高维对低维的投影好像真的很常见啊,克苏鲁小说《星之彩》里也是,可不可以说是用这种狂乱的色彩来弥补想象力的不足?)这十分多钟的镜头有人不喜欢,但是我很喜欢,原因就是真的非常之迷幻——如果配乐是Pink Floyd的就更好了啊,听说库布里克要过echos的版放到太空漫游里面,(不知道真假)还要过原子心之母的版权放到《发条橙》里,被Waters拒绝了,罗杰水你清醒一点啊(恼)。不过个人认为就那一段穿越星门的片段,没有哪首歌比PF的interstellar overdrive更合适了,syd在的时候PF的太空摇滚和迷幻摇滚是真的很强很强,他退场太早真的很可惜。

最后娱乐性质的开开脑洞,探讨一下David Bowie与这部电影的联系。首先是名字,变成星童的宇航员名叫David Bowman,和David Bowie已经有99%的相似度了,其次,电影上映后一年也就是1969年,bowie创作了space oddity,最著名的一句便是:“Ground control to major tom”讲述了宇航员汤姆上校因机器故障永远地被放逐在宇宙中的故(事)事(故),很难不让人联想到电影中被机器人赫尔害死的富兰克,他正是永远地漂流在了宇宙中。然后,72年,bowie又创作出了极富盛名的形象———他化身成为天外来客ziggy stardust,不禁令人好奇,是否鲍曼变成的星童长大后就变成了bowie的stardust呢?(纯属脑洞)

引用一下《电影文学》来结束这份不知所云的影评:“《2001太空漫游》中没有政治、生活因素,但它探讨的主题是无可比拟的:人类生命的意义、文明发展的开始与尽头、人类面对宇宙和死亡时那永恒的绝望等,绚烂的太空景象并非用来眩目、而是从人类诞生并生存期间的宇宙入手,引入各种深邃的思考。要寻找一个答案是不可能的,连原著作者都说,他也不能确定地了解库布里克的结尾是什么意思。这部影片更适合纯粹地感受和思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而每个答案都无法超越宇宙生命之源的答案。”

评论

热度(11)